学校是个神圣的地方,学校不仅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还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建设和谐型、环保型、质量型的校园文化,对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培育高素质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具有前瞻性,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一、目前形势和奋斗目标
二十一世纪前十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其关键的历史时期。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不仅要求学校要在继续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全面深化各项改革,着力提高办学质量,而且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要再上新的台阶。能否把校园文化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有利于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舆论力量,抵制封建残余思想和不良行为的侵蚀,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关系到能否高标准地实施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中华行动计划,关系到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进入新时代。
近年来,我校在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一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和胡锦涛有关教育的论述武装学校教职工,使广大教职工的政治德育教育,争创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树立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取得了显著成效;二是加强了校园美化绿化和黑板报、校报、广播站等校园文化阵地的领导和建设;三是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一方面充分挖掘学校所在地的德育资源,办起了扫雷英雄范学利陈列室;另一方面组织如纪念活动、看爱国影片、法制宣传、讲座等活动。这些工作使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积极变化,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较大提高,校园的面貌、秩序、环境都有了良好的改变。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流,促进了会龙镇初级中学校近几年的中考成绩一年更比一年强,迈进了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中江农村初级中学校一面不倒红旗。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校园精神的形成和弘扬,还需下更大的功夫;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建设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优美校园环境方面还有较大差距;系统地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新形势下加强其工作的新思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得还不够深入和全面;经费投入不足,设施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与《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结合当前农村初级中学校实际,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应该是: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素质教育方针,以育人为宗旨,以塑校园精神文明为核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正确的思想文化导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吸收世界进步文明成果,突出主旋律、和谐型、环保型、质量型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二、校园精神的塑造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是学校师生职工精神面貌的总体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培养爱国爱校的家园感情,增强师生职工的凝聚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立足之点;树立远大理想、强化成才意识、共建文明校风、共创学校美好未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通过努力,力求形成“求实创新、奋发向上、爱国爱校,以国以校为荣,为国为校增光”的校园精神。
首先,坚持每期开校集中学习、分组学习、自学等形式,教师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六大精神,学习“三个代表”和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转变工作作风。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解决好为谁读书、为谁成才、为谁服务的问题。
其次,狠抓班集体建设,以“五爱”为基本要求,认真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开展“创精神文明学校、树优良校风”,班级开展“创文明班级、树优良班风”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深入进行各种系列的基础文明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纪念活动、运动会等。
再次,着力增强全校师生职工“以校为荣,为校增光”的强烈向心力和凝聚力。一是新生的入学教育,通过学校近五年发展史、学校规章制度、毕业优秀学生等事例介绍、参观校园、师生交谈等,使刚入校的新生接受特定的校园文化熏陶,产生爱校之情;二是抓住学生入团评优的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给校园文化注入政治导向功能与活力;三是通过塑立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先进典型人物,使校园精神和塑造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四是初三毕业学生即将告别校园,举行告别仪式,进行“今天我为学校增光、明日学校以我为荣”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力求使全校师生职工了解本校的近况和现状,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珍惜学校荣誉,凝聚一心,团结一致,共创会龙学校美好未来。
三、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熏陶、引导和感染师生职工情操和素养的无形而巨大的推动力量。因此,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精心创建。
首先是学习区域文化氛围的营造。学习区域文化氛围的营造要体现严谨治学、奋勇攀登科技高峰的文化主题。无论是教室、阅览室、实验室、微机室,都要在“整”、“洁”、“静”、“雅”四个字上下功夫。同时,在教学楼和教室布置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著名的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句,在教学楼正面书写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标语,如校训、学风、“三让一树”等内容。
其次是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要继续下大力气,彻底根治“脏、乱”现象,保持校园环境的卫生的整洁。校园环境卫生应高标准严要求,即室内外地面无垃圾无灰尘;窗明桌净,现出本色。垃圾箱、果皮箱设置足够并位置适当,垃圾清理及时。墙壁内外无脚印、球印,桌椅摆放整齐,无乱刻乱画,无乱丢废纸杂物,内外环境安静;沟、渠、下水道畅通无淤泥,污水无外溢,特别要加强对厕所、公共过道、公共场所卫生管理,除四害措施有力,成绩显著。校园的美化绿化,首先要对校园内的教学楼、寝室、活动场所以及绿化区有统一规划,使其布局合理、规范,给人以整洁、美观之感。校园绿化要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绿化区、绿化带、绿化树划到班级,实行责任管理,并开展评比活动,努力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四、加强校园管理
校园管理既是学校管理水平的直观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依法治教、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校纪校规紧密结合起来。利用纪律、舆论等手段约束和制止一切不文明行为,不断提高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和依法管理的水平,形成良好的校园行为规范。
首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是校园管理的基本保证。进一步修订完善一系列校园管理制度,包括《卫生制度》、《绿化制度》、《升降旗制度》、《集会制度》、《政治学习制度》等,并将其实施情况纳入班级、部门的目标管理。在学生中设立执勤队或清洁值日生,文明监督员等自律组织,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约束的积极作用。
其次,加强校园文化阵地管理,坚持健康高雅的文化舆论导向。校内文化阵地,主要包括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站、校报《两棵树》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师生职工服务,为育人服务。要明确领导责任,完善和严格各项制度,分管人员要亲审稿件,严格把关,严禁有政治错误观点的演讲或报告上讲台;严禁低格调,不健康的内容在校内宣传、播放或演出,保证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
再次,学校党支部、政教处要加强对校团支部、教代会、工会的领导和管理,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对教职工的其他社团活动也要列入目标管理。使社团活动向健康、规范方向发展,引导各社团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纪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防止部分人利用社团组织进行违法活动。
五、加强领导,完成保障体系
首先,改善和加强学校党政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学校党支部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年度工作计划要包含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坚持教学科研行政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校内各部门要有专人负责,把校园文化建设任务纳入各部门的分级目标管理体系,期终量化考核,奖惩兑现。
其次,增加投入,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改善设施条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一般不低于学校其它部门的的增幅。每年支付一定数量的校园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进展。按学校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每年选择一定的项目,作为建设重点,使校园文化建设逐年得到改善和加强。为校报、广播站添置必要的现代化采编播设备,建立现代多媒体教室、网络阅览室,筹建师生体育活动室,建设完善校史的荣誉馆,使校园文化更加完善、更具特色。
|
|
|
|
|
|
|
|
|
|